回顧科技發展歷程,計量一直和創新密切相關。一方面計量正是建立在新科學理論和先進的技術基礎上的,很多新發現的物理現象和理論就是被用于新的計量基準。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原子噴泉理論孕育了原子噴泉鐘的誕生,奠定了原子時的基礎,將時間基準提升到3000萬年不差1秒的水平;飛秒激光光梳技術架起了光頻與微波頻率的橋梁,將光鐘變為現實,從而有可能將時間頻率標準的不確定度再提高10-18量級。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近幾十年里,共有14位計量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流量測量是一門復雜、多樣的技術,這不僅由于測量確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測量對象復雜多樣。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如流體種類有氣體、液體、混相流體,流體工況有從高溫到低溫的溫度范圍,從高壓到低壓的壓力范圍,既有低粘度的液體,也有粘度高的液體,而流量范圍更是懸殊,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微小流量只有每小時數毫升,而大流量可能每秒就達數萬立方米。而脈動流、多相流更增加了流量測量的復雜性。另一方面,這種復雜性和多樣性人們對流量測量儀表的應用研究。
液體流量儀表一般用水校準,氣體用空氣校準。若知道實際測量流體與校準流體間某些物性不同對示值有規律變化時,中大管徑流量儀表常以適當系數修正。但有些小流量儀表受黏度等流體物性影響大,須以實際使用流體校準。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所幸流量小,用實際使用流體校準難度不大,但在作有害性流體校準時應注意安全和環境污染。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若測量潔凈氣體和純水常不允許接觸流體的儀表零件材料析出離子,例如半導體制備中儀表不能用金屬和玻璃制成,只能用塑料。
計量技術的發展,支撐著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計量技術的創新,引領了科技和產業的創新。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沒有相應的測量技術不可能有新的科學知識,準確有效的測量是認識世界的基礎,更是改造世界的前提。移動式液體流量標準裝置在現代社會中,計量更是舉足輕重。貿易結算與公平交易,火箭發射與衛星導航,精密制造與健康安全,網絡互聯與智能電網等,無一不與計量密切相關,無一能離開精密測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