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嚴謹地論述“計量是關于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計量學是關于測量的科學,包括涉及測量理論和實用的各個方面,不論其不確定度如何,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也不論其用于什么測量技術領域;計量是科學的語言,通過建立計量溯源性,獲得可靠的測量結果,使標準的結果可檢驗,過程可復現,進而實現人們對質量的信賴;通過測量科學和技術進步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推動創新;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新的測量技術將會刺激產品﹑流程和服務的創新”等比較抽象的理論。
小流量容積式流量計常見的有圓柱齒輪式和橢圓齒輪式儀表,通過磁性或光電檢出齒輪轉數,常用于測量石油制品,如動力機耗油量計量、潤滑油流量監測,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以及各種添加劑注入量控制等。其優點是不受黏度、密度、流速分布影響,可測量高黏度液體;缺點是有活動部件會產生磨損微粒,壓損相對較大。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熱式流量計測量質量流量,氣體儀表通常用空氣校準,空氣、氮氣等溫度壓力變化不大時,若測量混合氣體的組分比率變化則要影響量值。
回顧科技發展歷程,計量一直和創新密切相關。一方面計量正是建立在新科學理論和先進的技術基礎上的,很多新發現的物理現象和理論就是被用于新的計量基準。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原子噴泉理論孕育了原子噴泉鐘的誕生,奠定了原子時的基礎,將時間基準提升到3000萬年不差1秒的水平;飛秒激光光梳技術架起了光頻與微波頻率的橋梁,將光鐘變為現實,從而有可能將時間頻率標準的不確定度再提高10-18量級。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近幾十年里,共有14位計量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流速一般不高。新設計安裝的管路,一般均選擇經濟流速。因為流速太低,勢必增加管路的投資,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流速太高,會造成功力損耗大幅度增加,導致運行成本上升,都是不經濟的。但有些老管路,由于增產的需要而提了流速。移動式水流量標準裝置測量范圍度要求大。有些水管夜間和日間、冬季和夏季流量相差懸殊,多達1O-20倍,有些空調用水,到季節干脆就停用,因此,這些水的流量計就要求范圍度大。
選擇流量計的通徑應按被測管道使用的流量范圍和被選流量計的上限流量和下限流量來選配,而不應簡單地按管道通徑選用。通常設計管道流體流速是按經濟流速來確定的。因為流速選擇過低,管徑粗投資大;流速過高則輸送功率大,增加運行費用。大部分流量計上限流量的流速接近或略高于管道經濟流速,因此流量計通徑與管徑相同的可能性較大,安裝比較方便,如不相同也不應相差太多,一般相鄰一檔規格,采用變徑管連接。